標題: 續淨土生無生論
Hsin-Hsiu
超級版主
Rank: 8Rank: 8



UID 3
精華 1
積分 1245
帖子 97
積分 965
閱讀權限 150
註冊 2008-10-21
 
發表於 2008-11-14 09:28  資料  短消息  加為好友 
續淨土生無生論

續淨土生無生論
清閩鼓山沙門道霈造



  自序(清。道霈法師)

明萬曆間。天台幽溪無盡燈法師。本一家教觀。作淨土生無生論。理無不圓。事無不徹。乃淨土之正宗。往生之捷徑。故當時論成。師登座。為四眾講演。感天樂鳴空。眾共聞見。每日皆然。講畢乃止。其靈應不爽如此。淨業行人。依之修持。復何惑哉。然余今日復有是作。貂續於其後者。蓋以十門中。有旨別而門同者。有門別而旨別者。皆足以互相發明。究竟淨土指歸。聊備自修。兼示同見同行者。同生淨土云爾。唯願我本師和尚阿彌陀如來。觀世音。大勢至。諸大聖眾。以及十方常住三寶。慈悲鑑念。倘有一言冥契佛心。願共法界眾生。同體眷屬。無生而生。齊登上品。共成佛道。時大清康熙丁卯歲。九月九日閣筆敘。

今造此論。分為十門。 一 一真法界門。二 性心具造門。三 心佛互?門。四 心佛同體門。五 唯心即至門。六 性德莊德門。七 佛佛同體門。八 心佛感應門。九 三無差別門。十 因果互具門。


    

一 一真法界門

  一真法界性。無佛無眾生。常清淨無相。不可得思議。


論曰。夫一真法界。空有未形。生佛絕朕。清淨無相。湛然常住。四句既亡。百非斯遣。不可得而名。強名曰一真法界。華嚴經第六地偈云。法性本寂無諸相。猶如虛空不分別。超諸取著絕言道。真實平等常清淨。此偈初句。標法性體本寂滅。無聖凡之相。次句。喻以虛空有三意。一喻不分別。二喻寂滅無相。 三喻周徧。第三句。超諸取著。謂心行處滅。絕言道。謂語言道斷。不可思議也。末句。結歸實際。謂真實而無虛偽。平等而無差別。常住而不遷變。清淨而無惑染也。


問曰。若如是者。諸眾生等。云何隨順而能得入。
答曰。箇中本無眾生。誰背誰順。誰出誰入。有佛無佛。性相常然。平等平等。不可思議。此是諸佛本源。一切眾生性體。身心寂滅。平等真際。苟以情求之。不亦 遠乎。雖然。試強言之。昔欲入者。且從文殊一門而入。大般若經曼殊室利分。佛告文殊云。汝於佛法。豈不趣求。文殊答云。我不見有法非佛法者。何以趣求。世 尊云。汝於佛法已成就耶。文殊答云。我都不見法可名佛法。何以成就。世尊云。汝豈不得無著性耶。文殊答云。我即無著。豈無著性復得無著。行者若能於文殊所 答三語云。我不見有法非佛法者。又云。我都不見法可名佛法。又云。我即無著。豈無著性復得無著。如是信解悟明。則生佛俱盡。我法皆空。是謂從文殊門入。以 文殊主信故。又主智故。故云。佛法大海。信為能入。智為能度。

    二 性心具造門

  真如寂滅性。具恆沙功德。四聖及六凡。皆由心變造。


論曰。昔馬鳴菩薩。宗百部大乘經。造起信論。一心具二門。一者心真如門。二者心生滅門。既云心真如心生滅。豈有二致。不過波水之異耳。是以 論中二門。皆各總攝一切法。以二門不相離故。今此中前門攝真如門。唯明真如體。此第二門乃生滅門。具明體相用。故論云。是心真如相。即示摩詞衍體。是心生 滅因緣相。能示摩訶衍體相用故。此偈初句云寂滅性者。真如體也。次句具恆沙德者。真如相也。後二句四聖六凡由心變造者。真如隨緣之用也。隨緣者。論云。依 如來藏。有生滅心。所謂不生不滅。與生滅和合。非一非異。名阿黎耶識。此識有二種義。一者覺義。二者不覺義。夫如來藏者。真如隨緣之別名也。生滅心者。真 如隨無明緣。動作生滅也。不生不滅。即如來藏。與無明生滅心和合。故非一異。得黎耶名。二義中。覺義。四聖之本也。不覺義。六凡之本也。凡聖雖殊。皆由真 如性體本具。隨染淨緣。熏變而起。所謂不思議熏(不可熏而熏也)。不思議變(不可變而變也)。此之謂也。我今現前念佛。願生淨土。蒙佛授記。分身塵剎。攝 化眾生。是菩薩法界。願究竟圓滿無上菩提。以念佛成佛。是親種故。是佛法界。二者皆自心真如。隨緣熏變而起。不由他得也。又達摩經頌云。無始時來界。一切 法等依。由此有諸趣(六凡也)。及涅槃證得(四聖也)。界。作因義。因。指黎耶含藏染淨種子。故名種子識。如此猶涉權說。若作性義。性指一真法界性。即真 如體也。四聖六凡。皆是性起。即入圓門。圓門者。天台性具圓頓法門云。現前念佛介爾之心。具足百界千如。三世間三千諸法。即空假中。更有各具互具之義。以 趣舉一法。即法界之大都。互具各具。互融互攝。參而不雜。離而不分。一多自在。不相留礙。故輔行云。學者縱知內心具三千(各具義也)。不知我心徧彼三千。 彼彼三千。互徧亦爾(互具義也。彼彼者。一彼彼佛。一彼彼生。心佛眾生。皆有各具互具之義。)。如帝網珠。交徹融攝。重重無盡也。然此一念。所以能爾者。 以全性起修。全修即性故。四明尊者云。法界圓融不思議體。作我一念之心。亦復舉體作生(九界也)。作佛(佛界也)。作依(器世間也)。作正(五蘊世間 也)。且趣舉一法。尚復具足。況念佛之心乎。如是念佛。是念究竟佛。必臻上品也。

    三 心佛互徧門

  彌陀法界身。徧我心想中。我心想佛時。佛即全體現。


論曰。此偈即觀無量壽佛經云。諸佛如來是法界身。入一切眾生心想中。是故汝等心想佛時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。八十隨形好。是心作佛。是心是 佛。諸佛正徧知海。從心想生。是故應當一心繫念。諦觀彼佛。多陁阿伽度(如來)。阿羅訶(應供)。三藐三佛陀(正徧知)。諸佛如來下。統觀諸佛。是故應當 下。別觀本師無量壽尊。諸佛是法界身者。界。性義。謂法性身也。無處不徧。謂徧一切眾生。一切國土。及於三世。無有遺餘。故華嚴經云。法性徧在一切處。一 切眾生及國土。三世悉在無有餘。亦無形相而可得。今但云徧入眾生心想者。令其觀心。觀易成故。又諸佛法身入眾生心想中。是諸佛心內眾生。心心寂滅也。是故 汝等心想佛時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。八十隨形好。是心作佛。是心是佛者。是眾生心內諸佛。萬德莊嚴也。心佛互徧。如一室千燈。雖燈燈不同。而光光互相徧攝。 重重無盡也。又是心作佛者。從性起修也。是心是佛者。全修即性也。諸佛正徧知海。從心想生者。謂行人想佛之心。親從法界緣起。緣生無性。當體寂滅。即是如 來正徧知海。無二無別。是故我現前一念。觀想阿彌陀佛之心。即是彌陀相好光明。全體顯現。無二法也。

    四 心佛同體門

  我心與佛心。究竟無有二。舉念佛現前。非一亦非異。


論曰。前門心佛所以互徧者。以諸佛眾生同一自性清淨心也。何以知然。華嚴經云。如來成正覺時。於其身中。普見一切眾生成正覺。乃至普見一切 眾生入涅槃。皆同一性。所謂無性。是果門。攝法無遺。以佛所證。即眾生本覺真心也。又云。菩薩摩訶薩。應知自力。念念常有佛如來成等正覺。何以故。諸佛如 來不離此心成正覺。故知自心。一切眾生心。亦復如是。是因門。攝法無遺。以眾生之心。即佛所證覺體也。若然者。心佛佛心。究竟無二。行人凡舉一念。念阿彌 陀佛時。而阿彌陀佛。即時現前。以心佛歷然。故曰非一。心佛一體。故曰非異。大法眼云。華嚴六相義。同中還有異。異若異於同。全非諸佛意。是也。

    五 唯心即至門

  此去西方路。遠隔十萬億。彈指頃即到。以本唯心故。


論曰。西方路隔十萬億者。阿彌陀經云。從是西方。過十萬億佛土。有世界名曰極樂。其土有佛。號阿彌陀。今現在說法。彈指即到者。觀無量壽佛 經。上品上生章云。此人精進勇猛故。阿彌陀如來。與觀世音。大勢至。無數化佛。百千比丘聲聞大眾。無量諸天。七寶宮殿。觀世音菩薩。執金剛臺。與大勢至菩 薩。至行者前。阿彌陀佛放大光明。照行者身。與諸菩薩授手迎接。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。讚歎行者。勸進其心。行者見已。歡喜踴躍。自見其身。乘金剛臺。 隨從佛後。如彈指頃。往生彼國。夫極樂淨土。此去限十萬億佛土之遙。而到在彈指頃者。以唯心故也。以是觀之。十萬億佛土不遠。而彈指頃不近。以心法無形。 貫滿十方。無遠近故。娑婆眾生。耳根最利。非五根所能及。試於耳根中觀之。如危樓百尺。洪鐘在〔竹/虡]。遙杵一擊。聲聞百里。聲既不來。耳亦不往。聲聞 同時。歷歷現前。詎非唯心之明驗乎。非唯土是唯心。而土中之佛。亦唯心現。故無量壽經云。佛告阿難。汝起整衣服。合掌恭敬。禮無量壽佛。阿難稟教。正面西 向。五體投地。即見無量壽佛。放大光明。普照一切諸佛世界。威德巍巍。如須彌山。高出一切諸世界上。此會四眾。一時悉見。彼見此土。亦復如是。夫禮拜之 頃。舉念即見阿彌陀佛。放光普照者。是亦唯心之明徵也。又解脫長者。示善財唯心念佛法門云。我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佛。隨意即見。乃至云。然彼如來不來至 此。我身亦不往詣於彼。知一切佛。及與我心。悉皆如夢如影。如幻如響。我如是知。如是憶念。所見諸佛。皆由自心。夫由自心者。一法界心也。既云知一切佛。 及與我心。悉如夢等。則若佛若心。皆從一法界真心現起。當體寂滅。故無來往也。清涼國師云。既了境唯心。了心即佛。故隨所念。無非佛矣。況無境非心。無心 非佛。加以志一不撓。精詣造微。佛應克誠。於何不見。
問。即佛之心。為如夢心。為法界心。答。達得心佛是夢。則當處寂滅。即法界心。非有二也。

    六 性德莊嚴門

  西方安樂國。依正極莊嚴。須信非他物。皆是性功德。


論曰。西方依正莊嚴。皆性功德者。起信論云。復次真如自體相者。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。無有增減。非前際生。非後際滅(註曰。此明真如 體也。諸佛眾生。同一真性。無生滅增減。畢竟常住。無有變易。)。從本已來。自性滿足一切功德。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。徧照法界義故。真實識知義故。 自性清淨心義故。常樂我淨義故。清涼不變自在義故。具足如是過於恆沙。不離。不斷。不異。不思議佛法。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。名為如來藏。亦名法身。(註 曰。此明真如相也。大智慧光明者。性自神解也。徧照法界者。周徧法界。事理俱照也。真實識知者。無倒正知也。自性清淨者。離諸惑染也。常樂我淨者。四德圓 備也。清涼不變自在義者。性離惑業。四相莫遷。無諸障礙也。不離者。恆沙性德。不離真體也。不斷者。無始相續也。不異者。體相一味也。不思議佛法者。唯佛 證窮也。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者。真如體中。性體具足。如來既證性已。萬德圓彰。即驗真如本具也。故名之曰如來藏。亦名如來法身。)
問曰。上說真如。其體平等。離一切相。云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。
答曰。雖有此諸功德義。而無差別之相。等同一味。唯一真如云云。由此觀之。西方極樂世界。依正二報。功德莊嚴。如彌陀經中。珠網麗天。瓊林矗地。池流八 德。蓮吐四光。天樂韻於六時。裓華散於億剎。化禽演道品。風樹傳法音。如是等無量功德。皆是極樂國土依報莊嚴也。又如相好八萬。舉光明以徧收。功德喻沙。 言壽命以統括。成佛十劫。簡過未以釋疑。聲聞皆發大心。菩薩多居補處。生者咸歸於定聚。趣途即預於阿鞞。如是等無量功德。皆是壽尊一佛二菩薩。及海會眷屬 等正報莊嚴也。如上依正二報無量功德。原非他物。乃是真如體上本有之性功德。故雲棲蓮池大師疏阿彌陀經。一一以稱理釋之。其有旨哉。
問。此功德性。為化主性。為海眾性。答曰。化主海眾。本同一性。而不妨有各具互具之義。如上一室千燈之喻。可見也。

    七 佛佛同體門

  彌陀與諸佛。同一法界身。一稱無量壽。諸佛齊現前。


論曰。
問。十方諸佛。各有願力。攝受眾生。何以不念十方諸佛。而偏念西方阿彌陀佛。求生極樂耶。
答。以諸佛如來同一法身。念阿彌陀佛。即是念十方諸佛。故一稱彌陀萬德洪名。而十方諸佛一時齊現。何以故。同一法界身故。故華嚴經云。一切如來一法身。真 如平等無分別。又云。一切諸如來。同共一法身。一心一智慧。力無畏亦然。以此觀之。若稱阿彌陀佛。而諸佛不現前。則阿彌陀佛非法界身。以有身外諸佛故。阿 彌陀佛既是法界身。則諸佛何以不現前。以是知行人至心稱念阿彌陀佛。而諸佛齊現。復何疑乎。

    八 心佛感應門

  我心感我佛。我佛即應我。應感非前後。心佛同一體。


論曰。我現前感佛之心。是法身真我。而所感之佛。即我法身。即感即應。無前後也。何以故。以心佛同體。感應一時。感是我心之感。應是我心之 應也。是以阿彌陀佛居法身地。與法界眾生心心相照。脗然契合。無二無別。行人能以信行願感之。當處現前。不爽毫髮也。唐解脫和尚。五臺縣人。姓邢氏。七歲 出家。初從慧超禪師。超器之。後於五臺專誦華嚴。依經作觀。求見文殊。文殊現身誨云。汝不須禮覲於我。應自悔責。必當大悟。因反求。乃大悟。感諸佛現身。 說偈曰。諸佛寂滅甚深法。曠劫修行今乃得。若能開曉此法眼。一切諸佛皆隨喜。解脫問。寂滅之法。若為可說。得教人耶。諸佛即隱。復有聲告曰。方便智為燈。 照見心境界。欲究真實法。一切無所見。以此觀之。諸佛與文殊解脫。同一法性。解脫以真誠心。求見文殊。而文殊現。感諸佛。而諸佛應。念佛行人求見阿彌陀 佛。亦復如是。心外無佛。佛外無心。感應道交。炳然齊現也。

    九 三無差別門

  心佛及眾生。是三無差別。我念佛發願。上求而下濟。


論曰。心佛眾生。三無差別。古謂佛法太高。眾生法太廣。觀心為易故但觀心法。佛是心佛。故念佛發願。上求於佛果。眾生是心眾生。故下濟度於 眾生。所以須上求下濟者。豈不見楞嚴會上。阿難因世尊開示五陰。六入。十二處。十八界。地水火風空見識七大等。一一推破。了不可得。本如來藏。妙真如性。 清淨本然。周徧法界。廓然大悟。乃發願云。願今得果成寶王。還度如是恆沙眾。將此深心奉塵剎。是則名為報佛恩。願今得果者。上求於佛果也。還度沙眾者。下 度於眾生也。深心者。佛本是心。則無佛可求。無可求中。吾固求之。眾生是心。則無生可度。無可度中。吾固度之。故維摩詰經云。雖知諸佛國。及與眾生空。而 常修淨土。教化於群生。無求而求。無度而度。是謂深心。以此深心。奉塵剎諸佛。勤求大果。化塵剎眾生同生淨土。以眾生亦是未來之諸佛故。如此故能仰報於佛 恩也。凡淨業行人。念佛發願。上求下化。應如是知。

    十 因果互具門

  臨終在定心。已生安養國。上品寶華中。因果各互具。


論曰。天台智者大師云。臨終在定之心。即是淨土受生之心。是因中有果也。華開見佛。悟無生忍。繁興萬行。塵剎利生。是果中有因也。世間草木 之華。或先華後果。或先果後華。唯蓮華。華果同時。華中有蓮。是因中有果也。蓮中有蔤。是果中有因也。因果互具。三際一時。故華嚴經。一切處文殊師利說偈 云。一念普觀無量劫。無去無來亦無住。如是了知三世事。超諸方便成十力。故淨業行人。當拳拳致意于末後臨終一念。驀直而去。永無後念。如此成就。始是生淨 土之明驗也。智度論云。臨終少時。能勝終身修行之力。以猛利故。如火如毒。唯恐其障緣現前。此一念不成就耳。故行願品。普賢菩薩教行人預發願云。願我臨欲 命終時。盡除一切諸障礙。面見彼佛阿彌陀。即得往生安樂剎。又淨名經。文殊菩薩問維摩詰云。生死有畏。菩薩當何所依。維摩詰言。菩薩於生死畏中。當依如來 功德之力。夫菩薩於生死畏中。尚須依如來功德。況博地凡夫。而欲自恃天真。作增上慢人。非自賺乎。然如來功德無量。略具於觀無量壽佛經。淨業行人。但能隨 念其名字。及相好光明壽量等。少分功德。倘不能久持。但一念頃專心瞻仰。而五畏一時可息。不特生死畏也。故華嚴云。若念如來少功德。乃至一念心專仰。諸惡 道怖悉永除。智眼於此能深悟。如子依母。則得大安樂也。
問曰。若然。則趙州何以云。佛之一字。吾不喜聞。又云。念佛一聲。漱口三日。此何說也。
答曰。若如實知得趙州落處。許汝親見彌陀法身。是真念佛。若也不知。鸚鵡學語。自誤誤人。其害匪細。故四明云。不肖之徒。輕欺生死。於淨土要術。生謗障人。痛哉痛哉。凡真心修淨業者。應如是永息諸疑。一心念佛。期生上品。始是佛之真子。不可忽也。


    跋(一)

  
丁卯仲秋朔。余靜中念佛。忽得此十偈。竊欲續於幽溪生無生論後。而不果。越旬日。而溫陵龔明府。岸齋居士至。即出以相示。 一覽知妙。洞徹源委。了無疑議。居士請竟其業。余深嘉其般若因地。來自多生。非偶爾也。不違其請。乃宗諸大經大論。作此論釋。既成。相與合二論而觀之。互相發明。淨土深旨。似無遺憾。因思非居士無以發余之緒言。非余無以竟居士之淨業。法會因緣。千載一遇。豈偶然哉。因併識之。以志一時緣起云。
西真比丘道霈書於聖箭堂

    跋(二)

  
淨土十要一書。真修淨指南。法門至寶。惜原板已失。廣播無由。(化杰)募依原本。續有是刻。俾使修淨諸公。自始至終。虔心 體玩。如入五都之市。已無寶不陳矣。剞劂將終。又得為霖大師續生無生論一卷。更加眾寶之中。又獲驪珠一粒。欣喜不勝。謹成霖師本願。附刻生無生論後。更使 修淨諸公。無寶不收焉。
  可庵比丘化杰書於教忠堂
 


頂部



本站資源,歡迎引用
清除 Cookies - 聯繫我們 - 彌陀山莊 -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- Archiver - WAP